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行业发展顶点(行业发展顶点有哪些)

2023-10-27 8403 0 评论 行业动态


  

本文目录

  

  1. 香港现在靠什么产业支撑发展
  2. 行业均值是什么意思
  3. 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

“这四个主要行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并且创造就业,是香港经济动力的所在”。

  

而事实上,这些主要行业确实在带动香港的经济发展。

  

在2005年-2015年的十年时间里,香港的本地GDP从1.4万亿港元上涨到了2.4万亿,这其中四个主要行业就占了一半左右。

  

当然,现在的支柱又多了一根,那就是香港的房地产。房地产的比重在经济中是逐渐加大的,看看香港的房价就知道了。以前内地人去香港,看重的是香港的金融中心的定位,金融服务发达对于国际贸易其实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现在我们再看相关新闻,基本上是内地富豪去香港买豪宅,买千尺豪宅、买半山豪宅,那个价格都是令人咋舌的。

  

但是传统行业既是机会又是桎梏,所以香港这些年科技竞争中缺少优势,以至于香港在吸引科创人才方面也是操碎了心,现在也开始从世界各地抢

  

香港有“四大支柱产业”的说法,分别是金融服务、贸易及物流、旅游和工商支援、专业服务业。这些支柱产业,建立在几代香港人努力奋斗打拼的基础之上,也与香港特殊的历史与地缘因素直接相关。回归祖国 20年来,随着周边环境的巨变,香港势必要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探寻新的发展思路,准确定位自身。

  

对香港来说,产业的升级与迁移并不是新鲜事。

  

上世纪50年代,香港的转口贸易兴起。50-70年代,香港积极发展制造业,纺织、成衣、电子等劳工密集型工业高速成长,并带动了工业多元化。这是一个让香港获益良多的发展阶段,制造业占总体经济30%以上,奠定了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的基础。

  

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香港制造业北移,第二产业占比从1980年的31.8%降至1997年的14.6%。香港产业结构轻型化,向服务经济转型,第三产业飞速成长。从数据上看,这是香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阶段,人均GDP增长了6倍多,一举进入世界前十前五,也是香港最为意气风发的年代。发展这么快,主要拉动力量是服务业,1983年以来增长率高达17%,世界上没有任何地区可以相比。而其中,金融、保险、地产、商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长率更是高达21%。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两波强力拉动,让香港成为耀眼的“东方之珠”。90年代前期,香港GDP相当于整个中国大陆的五分之一,达到了不可想象的历史最高比值。中国改革开放前20年,可以说受益最大的是香港,发展速度超过了内地城市。此时的香港,连文化影响力都非常大,影视与歌曲在东亚非常流行,在全球都有相当地位。

  

80、90年代的超级增长,让香港成为亚太国际金融中心。超过500家银行在此聚集,世界百大银行有85家进入香港。这里有亚洲第二大股票市场,世界第二大外汇市场,第三大黄金市场。以此为基础,香港的基金管理、股票分析、融资策划、商业服务领先整个亚洲。世界著名的顾问、法律咨询、会计公司,都将香港作为重要基地。仍然在制造业辛苦打拼的中国大陆此时并不清楚,这些利润丰厚的现代金融行业,是经济繁荣的顶端产物。香港抓住了这个机会,在短短20年内实现了跨越式的成长。

  

但是客观地说,香港毕竟体量太小,这种超级增长的基础并不稳固,很大程度是靠历史机遇,而非内部产业自然升级。世界领先的银行与金融、咨询服务公司跑来香港,不是因为香港本身的五六百万人口,而是面向整个东方世界。

  

此时的香港,是整个中国大陆出口全世界的转口中心,超然的地位全球独一无二。香港制造业虽然迁出,但仍然在华南的生产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香港厂商1996年在珠三江雇佣了超过500万工人,产业链中研发、设计、营销等高端部门仍然在香港,是整个香港经济的重要根基。

  

但香港制造业在北移华南之前,层级并不高,即使不迁走,也很难自然发展出全球顶级的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业。香港以金融服务为龙头的产业结构,表面上与纽约、伦敦、东京类似,但是背后作为支撑的制造业、高科技行业基础,与这些顶级城市相比有不小差距。

  

因此,1997年的香港虽然处于经济极度繁荣之中,却也并非没有隐忧。广为人知的是香港的地产泡沫,短短十余年房价上涨超过10倍。1998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捅破了人们的乐观预期,到2003年房价下跌超过60%,许多人资不抵债甚至破产,如著名歌手钟镇涛,自1996年起开始炒房,在遭遇金融危机后,负债累累,并于 2002年申请破产。但是房价后来慢慢恢复,到现在甚至比历史顶点还高不少了。金融风暴对香港的影响,是很多人的收入再也回不到从前,香港的营业经理,一直没有恢复1998年前的收入,比那时要低三分之一。

  

香港回归之后,与其说是在寻找产业发展的新路,不如说是经济基础受到各种冲击的考验。产业基础并不牢固的香港,面对这些考验,难言乐观。而香港寻找新发展方向的努力,也受到基础薄弱的制约,取得的突破不多。

  

2003年,为扶持香港经济,中央政府与香港签定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将广阔的内地市场向香港服务业等产业开放。最明显的是“自由行”,到香港旅游的内地游客数量连年暴增,2013年内地游客占游客总数75%,超过4000万人次,是2013年的4.8倍。得此强助,香港旅游业在回归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2003年至2013年,过夜游客在港消费额暴增51倍,高达1527亿港币,旅游业也成为香港支柱产业之一。但之后受2014年9月占中事件的影响,旅游业增长乏力。

  

香港回归初期,正是信息科技产业革命火爆全球之际。香港也推出了发展信息科技的产业规划,如占地24公顷投资158亿的数码港计划。代表人物李泽楷1999年投资220万美元占腾讯20%的股份,按照腾讯最新市值 3000亿美元计算,如持股至今,其股权价值将达 600亿美元。

  

从贸易金融向知识科技转型,是很好的想法,信息科技也确实是能取得飞速成长的极好产业。如果香港能抓住这次机会,将会是又一次产业飞跃。可惜的是,香港虽然资本雄厚,但缺少发展出IT大公司的能力。

  

回头看,香港应该利用资金优势招揽全球IT人才,面向大陆市场与全球市场发展IT能力。但是香港产业发展历史上就缺少科技基因,投入重金建设的高校虽然有全球顶级的基础设施与师资力量,但历史尚短,与产业难以匹配。

  

因此,香港的信息科技发展计划浮于表面,脱离产业发展核心。而一河之隔的深圳,却抓住了IT产业软硬件发展的核心,华为、腾讯等企业成长为全球顶级企业。香港的IT企业没有找到合适的市场,也没有开发出值得一提的软硬件产品,基本只是在本地小市场做一些不大的应用。

  

2001年,李泽楷将手中腾讯的股权以 1260万美元转让给了南非MIH公司,这种投资眼光的事不宜苛责。但是整个香港没有跟上IT时代,连电子商务、互联网服务、移动支付、交易软件、商务软件应用都落后于内地,反应了香港的科技与产业基础存在严重缺陷。

  

香港面对的另一个重大挑战,是2000年以后中国大陆企业开始的制造业产业升级。

  

其实90年代末港资企业在内地制造业地位很重要,产业链上的位置也很好,如果在整个中国的技术升级潮流中跟上形势,香港的相关企业也会有大发展。但是香港业者在内地的制造业企业,技术层级本来就不算高,注重的又是外贸交流、品牌、营销,与内地创业者及国企集团相比,对研发缺少原始的本能关注。随着内地制造业企业不断产业升级,港资企业慢慢脱离技术大潮,原有的产业链优势逐渐瓦解。企业在香港招高管、经理、销售相对容易,招研发就缺少积累。这样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人才资源错配,即使高管、经理、销售也慢慢能力下降,收入下降,曾经以技艺高明著称的香港技师日渐凋零。因为研发的退步,本就不稳固的产业基础,在回归20年以后,已经相当不容乐观了。在亚洲四小龙中,香港几乎是产业基础表现最差的,人均GDP已经被注重研发的新加坡超过。

  

香港也曾经提出“中药港”、“科技园”等产业构想,都是与数码港类似的产业园区。但由于整个城市研发基因的缺失,发展不温不火。设想靠重金投入,凭空造出产出丰富的科技园区,在全球来看,缺少成功的先例。以产业为依托,产学研合作共同升级是更为自然的办法,根基是产业实践。缺少高校资源的深圳,以产业发展为核心进行的高科技转型进展很好,成为中国最突出的创新型城市。而同一时间段,香港的制造业产业基础悄然瓦解,科技创新虽然投入重金,也难有抓手。

  

让香港成为航运中心、区域发展中心之类的设想,并非香港单方面努力就能实现,需要整个区域的配合。香港回归以后不久,中国加入WTO,进出口贸易飞速发展,香港作为航运中心其实受益极大。但是内地城市也要发展,以前依赖香港,条件具备了自行开展贸易是自然趋势。香港集装箱吞吐量从全球第一降到全球第五,并非发展策略有问题,而是内地发展的必然结果。

  

现在来看,香港的优势产业仍然极为突出,金融、贸易物流、旅游等行业在全中国城市中地位超然,与之相关的工商与专业服务也有相当优势。只是回归20年来,这些产业优势或多或少有所减少,或者依赖内地的支援,这不免令人失望。而香港社会,也因为产业未有新的突破,呈现了“内卷化”的趋势。香港经济极其依赖地产业务,贫富分化非常严重,供给不足房价高涨,青年生活困苦缺少希望,也因此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

  

香港应该意识到,回归之前的高速发展并非全靠自身努力,而是有相当的地缘政治因素,金融等高端产业存在基础性问题。更不能因为表面上的高端产业而自视过高,忽视与内地经济的紧密结合。香港应审时度势,放低姿态,加入到蓬勃向上的中国经济发展大潮中,寻找自身的定位。

  

中国经济在迅速发展演变,而香港在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半个世纪中发展成就极为突出,在资金、商业网络、金融基础等各方面的积累很多,对中国的发展仍然能发挥很大作用。香港应该脚踏实地放弃一些没有基础的设想,也不要过于突出特别行政区的独立性,将自己置身于中国城市之外,而是应该顺应潮流,在整个中国的背景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可惜的是,因为一些政治性的纷争,虽然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这个大方向,香港对于产业发展发向仍然缺少足够共识。香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纷争不断,发展受影响不小。

  

展望未来,如果香港能凝聚共识,又能得到祖国大陆的大力支持,没有理由发展不好。香港回归以来的产业发展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只要跟上中国整体的前进步伐,未来值得期待。

  

想找最近的数据统计,暂时没找到,只找到了02年到12年香港统计年刊。

  

数据很明显,香港作为一个主体的时候,这十年间,基本上全部依靠大陆赚钱,而对其他国家基本上是负的。那么都是什么产业支撑呢?

  

一,金融,港人引以为傲的金融,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块猪肉从不同的人手里过,每个人手里都会粘点猪油。中国改革开放来,外部进来的资金和内部出去的资金大部分都要经由香港结算,猪肉从手过的多了,自己也就肥起来了。

  

二,转港,俗称二道贩子。大陆货物进来后,转一下,发往世界各地,另一个是世界各地的货物进来,转一下,进入大陆。

  

三,旅游,这个微乎其微,占港经济不超过10%.

  

四,房地产,这个就没啥好说了,自己人剥削自己人。

  

所以,总得来说,香港依靠大陆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发展。

  

金融业服务业是香港最重要也是最传统经济支柱,作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的香港,金融服务业肩负带动香港发展成为知识型经济体的重任。每年,金融对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80%以上。

  

地产、进出口贸易和旅游这三大产业也是支撑香港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特别是旅游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金融业是香港最重要的传统经济支柱-金融服务业;金融服务业肩负带动香港发展成为知识型经济体的重任。

  

每年,服务业对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贡献超过80%以上。其中,地产、金融、进出口贸易和旅游并称香港经济的四大龙头产业。

  

拥有多项制度优势:资金自由流动、法制和监管健全、市场运作透明和高效、人才和金融机构高度国际化等。

  

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香港一直名列前茅,紧随伦敦和纽约之后,近年得分差距更大幅收窄。香港也是亚洲主要的资产管理中心、亚洲第三大银行中心(全球首100银行中有73家在香港营业),以及世界第六大外汇市场。

  

香港的产业现在主要是金融和贸易业。很多国外的大公司都是通过香港的中介买卖来和中国内地做生意。而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在全球都是有重量氛围的。七八十年代,香港一度有制造业的中心,但是随着成本的增加,制造业的中心慢慢移到了广东一带。所以目前香港的优势就是金融贸易和服务业...

  

香港经济发展的三辆马车:金融、旅游、贸易

  

首先是金融,今天的香港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 2000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达到12717亿港元,贸易总额达到32307亿港元,是世界第十大贸易实体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10丌箱,居世界第一位;有154家银行,拥有外资银行数量居世界第三位 2000年末香港股市总市值达48625亿港元,居世界第九位;外汇市场每日成交额达790亿美元居世界第七位;2000年末外汇储备高达1075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香港经济发展的优势香港的优势在于其属国际化的城市,拥有便利的营商环境、完备的法律体制自由贸易政策和资讯流通、公平开放的竞争,以及金融网络、通讯基建网络等便利因素。此外,香港拥有庞大的财政储备和外汇储备、自由兑换的稳定货币、以及低税率的简明税制等优势条件使得香港发展成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其次是旅游购物,大陆人最喜欢去香港迪士尼、各种购购购,这里就不多说了

  

金融、贸易及物流、专业服务和旅游是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

  

1.香港是一个高度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

  

拥有多项制度优势:资金自由流动、法制和监管健全、市场运作透明和高效、人才和金融机构高度国际化等。

  

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香港一直名列前茅,紧随伦敦和纽约之后,近年得分差距更大幅收窄。香港也是亚洲主要的资产管理中心、亚洲第三大银行中心(全球首100银行中有73家在香港营业),以及世界第六大外汇市场。在上市融资方面,香港首次公开招股集资总额在2009至2011年均占全球第一位。国家“十二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成为离岸人民币中心以及国际资产管理中心。

  

2.香港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国际贸易和服务中心,既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系之一,也是全球第十大贸易经济体系。香港其中一个独特优势,是以“中国香港”名义参加国际贸易组织。

  

3.香港拥有企业管理及各服务行业的专业人才,专业服务一向是香港最具竞争力的行业之一,其中法律、会计、建筑和相关工程以及医疗服务优势尤其突出。香港的专业人才拥有国际认可的专业资格,丰富的国际网络和管理经验,亦熟悉国情及内地市场。

  

4.香港是亚洲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2012年全年访港旅客总数超过4864万人次,其中约七成为内地旅客,其余为欧美和亚洲区内的旅客。

  

香港是个多元共融的国际都会,既保留着传统的中国文化,又受西方风尚的影响,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在积极发展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同时,香港有购物消闲的好去处、享誉国际的美酒佳肴、富吸引力的主题公园、风景怡人的大自然景色、独特的文化遗产如括庙宇、围村、祠堂和富中西色彩的建筑等,是观光、商务和家庭旅游,以至消闲及消费旅游的最佳地点。

  

香港是世界一线国际城市之一,是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有四大经济支柱产业,分别是金融服务业、进出口贸易及物流、专业服务、旅游业。

  

香港紧跟着祖国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未来的发展更加诱人,来自世界各地的有识人士已溶入大湾区经济发展浪潮之中,香港未来更加有活力大发展,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问题一:同比行业均值是什么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概念的问题,

  

比如去年某单位的职工的今天是平均3000块,而现在只有平均1500块,那么同比就下降了50块。同比下降率就是50%了

  

设么是均值呢,就是均值了,就是上面说的平均值3000块钱,这个是根据抽样调查数据出来的。

  

例如取样50人,然后把这50的工资相加在除以50就是平均值。

  

问题二:会计中行业平均值概念是什么?平均值有很多种啊简单比如你求这几年利润的平均值就是这几年利润总和除以期数

  

问题三:同类均值是什么意思均值是平均值,一般基金上用这样的词语,那意思大概是同一类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吧

  

问题四:WHO均值是什么意思假设有N个幼儿,每个的身高为Xi,平均值是所有身高的和除以幼儿个数。标准差按照下面公式计算。

  

问题五:股票分析中,行业平均值是说明什么?公正15级2010-06-05股票市场价格,是人们对现实的认知,包括对行业前景的认知,对公司发展状况的认知。但人们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把握现实,因为人的能力有限,总存在自身不可克服的认知局限性,所以人们对股票价格的合理水平,总是不断地重估、修正,这个过程,不断地推动着股票的上涨与下跌。由于股票涨跌会产生财富效应,财富效应又滋生出群体各种乐观与悲观的情绪,在各种情绪的干扰下,导致人们对现实的认知又被进一步扭曲,对股票价值又再次重估……于是两者出现互相加强的效应,使股票价格不断地向偏离其合理价值的方向运动。一是短周期的情绪因素:情绪因素不但会在进行的股票运动中加强其本来趋势,而且还有扩散、渲染到整个市场的作用,多数情况下会滋生出各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谬论,对同一市场里的绝大部分股票施加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些情绪的滋长、扩散,乃至于笼罩整个市场,到最后的不攻自破,符合波浪理论的波浪模式。它的周期多以月为单位。二是中周期的行业认知因素:各上市公司所在行业的景气度与发展前景,主宰着股票的收益,很大程度地决定了人们对股票价值的评估结果。由于行业的景气度始终在变化之中,而人们对行业发展的认知始终有限,所以人们总是随着行业景气度的变化,不断地改变对股票的估值,从而对不同行业板块的股票施加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些行业景气从复苏、发展,达到景气顶点,最后回落甚至衰退,符合波浪理论的波浪模式。它的周期多以年为单位。三是长周期的公司管理认知因素:上市公司管理层,是公司发展的舵手,他们决定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乃至于生死存亡。由于公司管理文化的差异,经营理念的不同,各自吸引了不同的股票持有者,他们有着不同的买卖习惯与风格,因而形成了每只股票之间有着各自的波动特性。一旦公司的管理文化出现变化(一般通过股东变换的形式),股票价格也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公司的管理文化或管理模式,从创立、形成、巩固,到老化,体制崩溃,都符合波浪理论的波浪模式。它的周期相当长,一般是五年以上。

  

问题六:怎样查找股票所属的行业均值打开股票软件,按F10,打开“行业分析”,里面有行业分析数据。有你要的平均数据。

  

问题七:有什么网站可以查看一个行业的财务数据,就是一个行业的平均值 1、非常遗憾!由于中国股市并不重视财务分析,目前没有这样的网站提供这样的服务。

  

2、如果想查看行业平均值,只能通过股票软件查看,但是数据也不完整。方法是:

  

在任一股票页面,点击键盘上的F10,耽打开的页面找到“财务分析”或“经营分析”点击,在财务分析和经营分析栏目中仔细寻找有关数据内容。

  

问题八:平均或经济效益情况是什么意思一、经济效益评价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政策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的条件下,计算项目范围内的效益和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考察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国民经济评价是合理配置国家资源的前提下,从国家的整体角度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以考察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一般来讲,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结论都可行的项目才可以通过。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项目(特别是中小型项目)由于其建设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很小,又不是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某些***贷款等资金来源进行建设,国民经济评价往往都不需要进行。本项目将只进行财务评价。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A.财务盈利能力分析财务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考察投资的盈利水平,用以下指标表示。(1)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财务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即包括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它反映项目所占用资金的盈利率,是考察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动态指标。其表达式为:式中:CI―现金流入量;CO-现金流出量;―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n―计算期财务内部收益率可根据财务现金流量中净现金流量用试差法计算求得。在财务评价中,将求出的全部投资或自有资金(投资者的实际出资)的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与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比较,当FIRR时,即认为其盈利能力已满足最低要求,在财务是可以考虑接受的。(2)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是指以项目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所需要的时间。它是考察项目在财务上的投资回收能力的主要静态指标。投资回收期(以年表示)一般从建设开始年算起,如果从投产年算起时,应予以注明。其表达式为:投资回收期可根据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中累计净现金流量计算求得。详细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收期()=[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数]-1+[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在财务评价中,求出的投资回收期()与行业的基准投资回收期()比较,当时,表明项目投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3)财务净现值(FNPV)。财务净现值是指按行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它是考察项目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其表达式为:财务净现值可根据财务现金流量表计算求得。财务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项目是可以考虑接受的。(4)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的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总项目投资的比率,它是考察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的静态指标。对生产期内的各年的利润总额变化幅度较大的项目,应计算生产期年平均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比率。其计算式为:其中:年利润总额=年产品销售营业收入-年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一年总成本费用年销售税金及附加=年产品税+年增值税+年营业税+年资源税+年城市为维护建设税+年教育费附加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投资利润率可根据损益表中的有关数据计算求得。在财务评价表中,将投资利润率与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对比,以辨别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是否达到本行业的平均水平。(5)投资利税率其计算式为:其中:年利税总额=年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投资利税率可用损益表中的有关数据计算求得。在财务评价中,将投资利税率与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对比,以判别单位投资对国家累计的贡献水平......>>

  

问题九:我想问下:1.淘宝的行业均值在哪个服务软件里可以看到??直接在后台,数据中心内就可以的量子内也可以

  

问题十:淘宝的近30天售后率大于行业均值11.47%是什么意思售后次数比同行高

  

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所以对于不同的职业,每个人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但是人们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体面又稳定的工作,以此生存下去。以下分享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

  

我们每一个人都很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

  

如果我问你,到底什么是职业发展?你会怎么回答呢?

  

是实现加薪、升职,还是提升个人能力和实力?

  

简单来说,职业发展就是资源整合的过程。

  

我们每一个人,小到身边的职场,大到整个商业社会,每个人都是被整合或者等待被整合的对象。

  

我们的职业发展就是如何更好的实现个人能力和价值与市场需求的整合,以及通过你个人能力的提升,去创造下一个被整合的机会。

  

这样一来,我们在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职业规划时,就一定要注意从两个方面去思考:

  

你会发现这两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怎么都看不清,因为它不断的在变化,所以,职业规划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

  

做职业规划就是让我们努力地在生涯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去把握那些确定性的因素和规律,做出对我们未来发展更有利的选择。

  

在我做职业发展和生涯规划咨询的过程中,我有三个特别重要的感受:

  

第一,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有的时候真的差异非常大,在自己擅长的优势领域去折腾去成长,更容易获得成就和幸福感;

  

第二个感受是职业成长除了的内在动力,策略、方法和技巧也很重要。包括你怎么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有选择的培养其他能力,以提升综合实力,如何释放自己的价值和能量,吸引更多的好机会;

  

第三个就是好机会一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说的准备包括很多的层面。

  

最后,我要告诉你,职业发展就是做好三件事:

  

第一部分就是了解自己,找到自身的优势;第二部分是了解职场,做到知己知彼;

  

第三部分是了解市场,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快车道。

  

1、清楚“你为什么想要个人发展?”

  

这一条听上去有点奇怪,其实不奇怪,关于为什么是为了弄清楚以下问题的答案。

  

、应该解决自己的缺点,还是建立自己的优势?

  

一旦确定了要改变的原因,目标就会变得更加清晰。学习本身可以是有目的性的或者无目的性的,但我们若是为了特定的目的而改进、提升和发展。清楚目的就重要的,这样就可以评估学习和发展活动是否让你更接近你的目标。当你清楚地知道行动过程结束的时候的结果,遇到困难时,就能更容易应对和获得动力。

  

关于弄清楚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什么要实现目标,可以参照之前的文章《提炼和收窄个人目标》。

  

规划你的个人发展,并写下你的目标,目标相关的行动计划和时间限制,这将有助于使其更现实。写下它们可能会觉得有点夸张或是显得荒谬,但好过不切实际。写下它们的过程是一种自我承诺,即什么时候如何使它们变成现实。

  

当然写下来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可以变化,环境可能会发生变化,你的优先级在制定计划后会有所改变。但是,一份书面计划可以让你进行审视和看到自己的目标,特别是在有变化时可以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

  

规划你的个人发展,可以参照之前的文章《如何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保持对具体活动详细的记录不仅使你能够检查你的进度,回顾进展情况,而且利用保持对环境的敏感性,避免偏离目标。仔细记录你的行动还将有助于:

  

、你对进展进行诚实的评估。如果你很容易达到目标,那就问问你自己是否目标太低。如果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还不能达到目标,那是因为你不是真的想要实现它,还是你的目标太高了,或者是你的目标已经改变了?

  

、检查你所学到的东西。利于决定你进入到下一个任务?还是你不得不重复当前的这些任务?以及你要采取什么和/或相同和/或不同的方式?

  

、记录成就。记录成就是一种根据你的目标检查你进步的方法,不仅能增强自信和带来新的动力,还可以帮助你保持对成就的全面记录,看到自己是如何成长的。

  

定期的回顾,可以保证你能修改你的目标,计划和发展活动,以确保它们把你带到你想去的最终目的地。回顾计划还有助于:

  

·检查你是否真的遵循你的发展计划,确保你所付诸的行动能帮助你实现目标。

  

·反思和评论。反思和评论能帮助你更好地处理优先级、目标及个人偏好。

  

·定期评估你的个人发展,保证发展活动密切与你的目标相关。比如:你是在朝着目标迈进吗?你是否需要做更多?你的进度如何?你的目标(和时间期限)是否仍然现实?

  

·反思和总结。反思是回顾的重要习惯之一。个人发展是终身学习,只有反思和总结才能跃迁。

  

找出最适合你的个人发展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正式培训课程,在线培训,体验式学习,阅读或与他人讨论想法等,都是很好的发展方式,没有优劣。与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你快速而有效地提高和发展。通过评估不同类型学习的相对有效性,可以事半功倍。

  

你个人发展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因为不能一次做所有事情,只能一步一个脚印,个人发展是一个终身的过程确定当前真正重要的事情,即什么是最关键的,你必须先做什么才能实现你的愿景,并专注于此。只要关键点取得了合理的进展,你就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并如同“蝴蝶效应”的个人发展。这还能能激发你更多的兴趣和新的动力,并让你满意。

  

不要拒绝你之前没有考虑过的机会,生命中的一切或所有的个人发展机会,不是全部都可以被预见的。新的机会如果能帮你更好地定义你的目标,虽然不在你的"人生计划"中,甚至可能改变目标和愿景,只要能让你拥有强烈想要实现它的欲望,那就抓住去做吧。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想做而没做的事情。

  

在我们15岁,25岁,35岁,45岁、、、、、、,因为工作或家庭或社会角色的变化,优先的事项和短期目标的侧重点会有所改变。认识并接受变化。定期审查和修改个人发展活动和计划将确保你的优先级事项而变化,并保持相关性。重要的是,确保你的发展活动能继续把你带到你想去的地方。

  

1、当你进入一个行业后,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尽快建立起几项自己在这个行业内的.核心技能,它们可以成为你在这个行业成长和发展的基石,甚至是将来你在行业内的安身立命之本。

  

2、当你有了一两项足以安身立命的核心技能之后,为了带动自己成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参与或负责一些可能涉及多部门协作的复杂项目的推进落地。

  

3、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往往是受到环境牵引的,而你所在的行业、公司、你的工作内容、你所接触的人群和圈子,都构成了环境的一部分。当你在合适的时候被放入一个合适的环境中去,你会获得巨大的提升和进步。

  

4、要想在职场成长这个充满束缚的游戏下更好地通关,你的最佳选择是两种:要么,你依靠某种技能成为一个业内顶级的、位于Top3%-Top5%的专家;要么你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商业操盘手。

  

5、S型曲线:它们的成功遵循某种特定的范式,经历早期的缓慢发展、中期饿快速指数级成长以及后期的增速放缓甚至衰退。

  

6、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的“第二曲线”:任何一条增长曲线都会滑过抛物线的顶点(增长的曲线),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型曲线”。

  

7、个人职业成长的最优选择,是需要在3年左右的时间窗口内,找到自己可依赖的“成功范式”,进入快速成长期,让自己在这段职业经历中画出一条美妙的“S型曲线”,而不是呈现出一种杂乱无序的状态。

  

8、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任何一个个体或组织想要追求长期持续的成长和发展,都一定会面对和经历属于自己的“第二曲线”,甚至是第三、第四曲线,在多条成长曲线之间跨过“非连续性”的鸿沟。

  

9、如果你无法在一个特定领域内成为Top20%的头部,则你的整体竞争力将大幅削减。

  

10、一个人或组织要想追求成长和发展,需要持续在两个维度上有所提升和突破,一个是线性维度的提升(如增加自己某项技能的熟练程度),另一个则是非线性维度的提升(如升级自己的认知或升级自己的思维模式、组织系统、商业赛道等)

  

11、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其职业生涯的成长必将经历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你的成长主要依赖技能驱动;而后一个阶段,你的成长更多地依赖于系统认知和决策质量驱动。

  

12、如何提升系统思考能力:首先,你在一个领域内要有足够丰富的实践,并能够熟练解决各类单点技能问题;其次,在对应问题面前,你要能够看到并深刻理解一类已经被验证行之有效的系统模型,并用它理解和思考部分问题;再次,你也需要在同一个领域或同一个问题下,看到更多相关的系统模型,或者是来自其他专家或高手理解的系统模型——在同一类问题面前,不同的高手有可能拥有完全不同的思考体系。

  

13、当你面临一件事要不要做,或者遇到某个问题很难被解决的时候,要优先关注“事情被解决后的价值有多大”,而非具体问题的执行路径、难度和过往经验。

  

14、要始终关注和思考现有工作流程和业务链条中各种效率可以提升2倍以上的可能性和机会。

  

15、如何让自己拥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其一,你要对你所进入的领域拥有完整的认知框架;其二,要不断向外求教,向各种相关领域的关键人物求教,获取他们的关键认知,尤其是在那些和你做的事有密切交集和关系的领域;其三,必须知行合一,快速去实践并获得反馈,从而快速验证一个认知的有效性。

  

16、认识升级的前提是知行合一,如果你尚无法做到,必须优先补充行动能力。在未建立起较为全面,能够让你看到一些规律和未来的认知之前,优先补充和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及经验,并不断反思,之后再更多地关注先进优质的认知。

  

17、既然不是所有人都能“预见未来”,那些“无法预见未来”的人该怎么办?答案是:找到一个能“预见未来”的人,相信并跟随他,在他已有明确的判断和决策时,执行这个决策,在局部定义好目标,找到路径和配置资源,确保目标达成。

  

18、我们当中许多人,都习惯了长时间遵守某种规则,将自己禁锢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从未设想过自己身上,其实也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19、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让自己面对更大的场面,承受更大的压力,做出更艰难重大的决策,并在每一次经历过类似的压力和场面后都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复盘,努力让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

  

20、一个人内心的某些信念和力量,来自你经历过的某些事情。往往一些事带来的痛苦、冲突和纠结越激烈、越深刻,越能在你心中沉淀下来某些不由分说的信念和力量。

  

岁月流转,时光飞逝,转眼间20xx年的工作又接近尾声,我于20xx年7月19日来到学孚以来,也将近1年半的时间了,回顾这1年半来的工作,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在思想意识、业务能力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里表示感谢,所以在个人感觉上像保尔说的话一样“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觉得自己虚度年华而悔”。

  

在这一年半里,面对过去生活中的人和事,一直要求自己不断从失败教训中总结自身存在的毛病,弃去糙粕,取之精华。也得到了一些宝贵经验,随之也改变了少许个性、价值观,包括从前那么多原则性的东西。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看到了成绩也发现了不足,力求认真总结今年的工作,使明年做得更好。以下是我在学孚这一年里各个方面的表现:

  

一:在工作上、品德方面,围绕公司“精诚立人、精心立事、精品立业”的企业精神,严以律己,严格要求,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平时遵章守纪、团结同事、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勤劳简朴的生活。时刻牢记学习管理师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在成绩方面:也许我没有像其他咨询师那样能够签7万以上的单,但是我的单笔也是不小,每个月都能保持在20000以上,最高的一个月目前是7月份和12月份,上了40000多,因此我是很开心的,因为我现在每个月的工资都能再2100元以上,虽然不是很高,尤其这后面的3个月里,都是3000以上。

  

当然以上绝对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争取再20xx年里签80000以上的单,每个月的工资也必须在3000以上,因此我的努力远远是不够的,我会在新的一年里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加油、继续努力。

  

三:在出勤方面,我从来不请假,从来不旷工,就连生病的第二天也是一直坚持到最后。所以我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也能够保持这样好的出勤状态。

  

以上就是我各个方面的情况,今后努力的方向随着公司新的管理制度的实行,不断有新的`客户,工作将更加繁重,要求也更高,需掌握的专业知识、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也更高更广,为此,我将更加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虽然在生活中,在工作上,不可能每件事都一帆风顺、称心如意,要学会以一种“容”的心态对待别人、对待自己、对待事情。

  

这个世界没有“完美”,但有“完善”,达不到不代表不能做,我必须以一种尽心尽责、爱岗敬业去工作;不可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

  

20xx年就这样结束,在未来新的一年里,我决定运用我在公司所学到的,在学管师这个岗位上,来更出色更快的完成我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领导下达的任务。就像在培训时,董老师所说的: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公司里管家,没有什么“那不是我的事情”这样的情况。做好公司及学生的后勤部队,为公司的每一份文件高度保密,为每位学生,每位家长及老师更好的服务。

  

我相信20xx就是一个崭新的未来,所以我一定会好好的努力,努力跟上公司发展的步伐,与公司一同成长,我一直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